鵝掌肌腱起源於骨盆,終止在膝關節內側下方約5公分處,
介於鵝掌肌腱及脛骨之間的是「鵝掌肌腱滑囊」,
由於鵝掌肌腱炎及鵝掌肌腱滑囊炎都會造成膝蓋內側下方的持續疼痛
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好發族群及症狀
鵝掌肌腱位於膝蓋內側下方,由「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3條肌腱組成,因為3條肌腱並排在一起的形狀跟鵝掌很像因而得名。據統計,約0.7%的人有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然而若本身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則有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的機率較高,以下是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的高風險因子:
– 肥胖
– 過度使用,例如工作反覆蹲下站起、膝蓋彎曲伸直
– 膝蓋受過外傷
– 膝蓋排列不正,例如外翻或內翻
– 過度運動,例如長距離跑步、登山、打籃球超過平常訓練量
– 女性
– 尿病
– 退化性膝關節炎
如果你有下述症狀之一,那代表有可能是鵝掌肌腱炎找上你了:
– 膝蓋內側下方疼痛,例如上下樓梯,有時晚上特別疼痛
– 從坐姿起身或從車子出來很困難
– 早晨覺得膝蓋內側下方僵硬,持續時間可能大於一個小時
– 膝蓋內側下方壓了會痛、可能合併局部腫脹
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初期處理方式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有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的情況,首先可以給予患部充分的休息,避免從事會引起疼痛的活動,搭配冰敷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若是沒有辦法充分的休息,則可以調整或改變某些活動方式,以減少對鵝掌肌腱的壓力,像是減少跑步距離或頻率、調整課表強度、穿適合的鞋子,或者嘗試其他低衝擊的運動。
除此之外,也可以透過伸展稍稍緩解緊繃的肌肉,以下是兩個適合的動作:
– 英雄式:
可從下犬式開始,彎曲右腳,讓右腳踩到兩手的中間,左腳往外打開45度角踩於地。右膝彎曲90度,使右大腿與地面平行,左腳打直,起身,雙手伸直向天花板。
– 弓式:
趴姿,雙手放在兩側,彎曲膝蓋讓腳跟盡量靠向臀部,手握腳踝。接著抬起後腳跟,使其遠離臀部,並讓頭部、胸部、大腿遠離地面,身體僅剩核心處與地面相連。保持姿勢15秒。
照片來源:運動星球
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常見治療方式
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或者影響日常生活和運動能力,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可以評估你的情況並提供更具體的治療方式,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下列幾種:
– 藥物治療:
短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 物理儀器治療:
熱療、電療、雷射光療等儀器可以幫助鵝掌肌腱修復及加強局部循環。
– 徒手運動治療:
治療師以手法放鬆鵝掌肌腱及膝關節周遭筋膜軟組織,並且強化股四頭肌、調整膝蓋角度,使鵝掌肌腱不再受力不平均。
–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
鵝掌肌腱發炎或是鵝掌肌腱滑囊發炎積水,可以使用超音波導引將積水抽出,並且將消炎藥物精準注射到病灶;若有組織受傷撕裂,則可使用增生療法注射治療,藥物選項包括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高濃度葡萄糖等;若合併隱神經(saphenous nerve)壓迫,則會考慮以神經解套術注射,鬆開周邊肌肉筋膜的壓迫。
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並不罕見,特別容易發生在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要注意的反而是鵝掌肌腱疼痛症候群常合併其他膝蓋問題,例如內側副韌帶拉傷撕裂等,因此除了治療疼痛,更要找出根本的原因並解決,像是體重過重、過度運動、反覆蹲站等,才能避免再度復發。
資料來源:Yahoo新聞、維力骨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