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測量
一般來說若是要測心率,可以透過用手指按壓饒動脈配合秒數來做計算,像是頸動脈或手腕動脈,按壓測”10秒心跳數x6”或”15秒心跳數x4”,是最簡單快速又不花錢的方法。但這較適合靜態動作時的測量,運動過程中必須停下來才能測量也不一定準確。
🔸智慧裝置
透過心跳帶佩戴於胸部下緣或使用心率錶,以藍芽和APP與裝置進行連結,便可直接偵測查看你的即時心跳。心跳帶上都有兩片感應電極,透過心臟跳動時會產生微量電流,電極感應並通過電流的變化來計算心率,相較於心率錶以光電原理測量來說準確性較高,但有些人無法習慣運動時心跳帶掛在胸前不舒適容易破皮,太鬆跑到一半往下滑的窘境,反而造成困擾。
我們常常聽到的「最大心率公式=220-年齡」,對於正在跑步訓練的你是不靠譜的!假如我和你同年齡,跑步時的我的心率數據顯示160,和你的160是一樣的嗎,這數字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假如你的心跳最快能每分鐘200下,那麼160對你來說算是一個輕鬆的強度,還能邊跑邊喇賽,如果我的心跳最快只能165,那麼心率160對我而言就是喘到不行了!所以透過訓練過程中的心率變化將其數據化,注意身體的感受,才能進而掌握運動強度。
🔸量測最大心率
李智群教練在進階跑班的課堂中與同學提到,可以透過3000公尺檢測你的最大心率:先暖身跑20分鐘後,佩戴心率測量裝置跑3000公尺漸速跑:以400公尺田徑場來算,前面5圈每一圈逐漸加速,最後的2.5圈配速全開。透過每一圈的提升配速,將心率提升到臨界點,作為計算個人心率強度區間的數據。
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測到最大心率?對於剛開始跑步訓練的人,若要求刻意把體能逼到臨界點的過程太痛苦,很容易造成受傷的時機點。所以建議初學者先經過一段訓練期間,過程中不斷檢視在各種強度下的心率狀態,慢慢從訓練累積的數據中修正出自己合理的最大心率值。
李早晨起床後在床邊站立一分鐘,用佩戴心率測量裝置或用手動測量晨間的安靜心率。為什麼要站著不是躺著的呢?李智群教練特別提到因為我們跑步都是站著跑,沒人會躺著跑吧!站著的方式測量出的數值比較適合作為參考依據。
E(Easy running)輕鬆跑
M(Marathon-pace running)馬拉松配速跑
T(Threshold running)乳酸門檻跑
A(Anaerobic running)無氧耐力跑
I(Interval training)間歇訓練
當心率位於不同的區間,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了解心率區間的意義找出適合自己的訓練量,因此跑步時看心率是希望能達到我們期望的效果,讓這些科學化的數據幫助你的訓練計畫更因你而客製化。舉例,如果我的最大心率194、安靜心率40,那麼輕鬆跑的E強度是59%-74%,那麼我在 E 強度的心率區間是:
(194 – 40) x 59% + 40 = 131 (E強度的下限)
(194 – 40) x 74% + 40 = 154 (E強度的上限)
我的E強度心率區間 = 每分鐘131-154
透過定期跑步訓練和監測心率,找到適合自己目標心率區間,將訓練強度利用心率數據化,安排成對應的訓練週期課表,讓跑步訓練更加科學化更有效率不會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幫助你為目標賽事及目標成績給予動力。即使沒有辦法馬上找到最大心率區間也沒關係,培養每週固定跑步習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除了看懂數據之外,我們也不能忽視聆聽身體的聲音,有時直覺的判斷更勝於數字上的分析,千萬別因盲目追求數據表現而忽略主觀的感受喔!
參考來源:阿政跑步筆記、Don1Don動一動、RunningQuotient、運動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