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人心的跑步漫畫 你看過了沒
意象訓練是甚麼,就是透過眼睛與想像去感受、模擬,感受對跑步的渴望、模擬踏過終點的喜悅,增加身上的 Stamina Point ,分泌腎上腺素,讓後續的訓練、比賽都更具動力、衝勁。然而,光憑想像很困難,一般人很難在腦海中建構一個完整的敘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透過閱讀小說、電影與漫畫構築一個世界。
在 Netflix 還沒侵占我們的目光之前,漫畫是最方便取得、同時也是最天方夜譚的文本。
跳脫傳統的觀念束縛,漫畫不是次文化的代表,而是隨著時代演變的呈現型態,在日本、歐美都有國際漫畫大獎呢。在森林跑站也有一堆運動漫畫,快來看。但是,如果談起能砥礪人心的運動漫畫,有哪些是你熟悉或推薦的呢?那麼就跟著文章往下看了吧。
五大經典跑步漫畫推薦
馬拉松硬漢/井上正治
這部出土於 1983 年的漫畫(?),是許多跑步人的起點,勵志人心的劇情加上誇張的情節設定,使得這部 19 本的跑步漫畫成為絕響。因為是四十二年前出版的作品,書中所描述的世界是在 1983 年前的故事,整體呈現濃郁的歷史感,以及部分稍嫌過時的訓練方式。別忘了,當時沒有碳纖維跑鞋,也沒有 GPS 手錶。順道一提,第一個可以帶著走的 PowerBar 是在 1983 年誕生,而能量果膠是在 1994 年才出現。
馬拉松硬漢是個串接父子兩代,從高木勝馬到其子高木一馬的故事。高木勝馬曾經拿過橫濱馬拉松冠軍,退役之後窮愁潦倒,為了成為兒子的驕傲又重拾跑鞋,再次奪回橫濱馬拉松冠軍,但卻在巴黎馬拉松世錦賽因心臟衰竭過世。而後,其兒子高木一馬(他才是主角),他一度也是跑步場上的好手,但因緣際會下偏離跑步走上歪路,而後在受到好友啟發後,依循父親的腳步,重新回到賽場上,這次他挑戰的不只是成績,更是過去的自己。
轉瞬為風/安田剛士
《轉瞬為風》漫畫是根據佐藤多佳子原著改編,由安田剛士繪製的 6 集漫畫。順道一提,他也是單車漫畫《鐵馬少年》的原作者。真心是個很愛運動的漫畫家啊;小說家佐藤多佳子在 2006 年發表《轉瞬為風》,這部作品(三部曲)最終於 2007 年獲得第 28 回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第 4 回書店大獎第一名。 BTW 原著很厚,但比小說更好看。
這本書的軸心項目是 100 公尺與 200 公尺,而側重點是 4×100 接力賽。這是一本講述春野台高中田徑隊的青春故事,兩位主角分別是天才跑者一之瀨連與苦練跑者神谷新二,他們跑的不只是一百公尺,更多是田徑隊裡面的青春故事。佐藤多佳子花了很多時間深入田徑隊做功課,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看見日本田徑隊的訓練,以及《少年維特的煩惱》。
奈緒子/坂田信弘原作・中原裕繪製
堪稱是跑步漫畫裡的文學巨作,單行本全 33 集,從 1994 年連載到 2003 年,甚至改編成電影於 2009 年台灣上映。雖然取名為《奈緒子》如此少女的名字,但故事情節卻完全不是如此,算是考據認真、故事情節都滿完整的跑步漫畫。
出生於波切島的主角壹歧大介繼承了父親的才能,有著「日本海疾風」稱號的天才跑者,無論是短跑或長跑都相當厲害。一同《轉瞬為風》,在這部大部頭的漫畫,主角從路跑、驛傳、合宿訓練都有,從中可以認識日本跑步文化的脈絡與細節,當然也不乏純愛的細節故事。這套漫畫在一般租書店應該還能看到,算是在跑步漫畫中,無論是畫功、劇情與知識性都相當高的作品。
一個人去跑步/高木直子
身高只有 150 公分的插畫家高木直子,其插畫、圖文作品在日本、台灣都受到歡迎,她在台灣跑步界最富名氣是 2011 年《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及 2012 年《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2年級生》。很有趣的是,許多讀者從那時開始追著閱讀她的插畫書,從青春正盛一路追到她結婚生子。
《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當年出版時,在台灣引起不小的轟動,很多人是從那時候開始跑步的,間接促成台灣跑步的繁盛,這本書功不可沒。連森跑的大家長也是看這本書長大的(誤)。不同於其他作品嚴肅或劇情講究,高木直子的畫風、情節輕鬆且童趣,不只容易閱讀,清新的語氣與幽默的發言也深獲讀者喜愛,出版《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的後一年,她親自來到台灣參加臺北馬拉松。
強風吹拂/海野空太
《強風吹拂》是跑者圈子裡最受歡迎的小說,由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以箱根驛傳為主體結構的小說,於 2008 年台灣出版,同時也改編電影版本(2009),以及動畫(2018)、改編舞台劇 (認真的) ,還有海野空太改編繪製的全 6 冊漫畫(2010年)。《強風吹拂》也是讓台灣朋友普遍認識『箱根驛傳』的作品,否則過往大家只注意到 NHK 紅白歌唱大賽。
寬政大學田徑隊社長清瀨灰二,問一年級的天才跑者藏原走:「你覺得形容一個跑者,最好的方式是什麼?」阿走搔了搔頭說:「不就是快嗎?」
「我覺得不是快,而是強。」清瀨若有似無地說。
以漫畫來說,《強風吹拂》可能不是最受歡迎的漫畫,但文本小說確實是最受歡迎的跑步小說。漫畫版本的故事情節與原著小說基本一致,但因為考量於少年雜誌漫畫做連載,所以比原著小說更具男性色彩。不過,一本四百多頁的小說要濃縮成 6 冊漫畫,畢竟刪刪減減還是不少,如果有機會的話,從漫畫先開始,以小說作為結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