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平地,站在國道三號中埔交流道前的中油一號加油島旁,34度的熱空氣溫吞地穿過口罩撩過臉上的毛髮汗腺,黏膩感提醒了我,2021 夏季阿里山Trainning Vacation告一段落,在16度天然冷氣房海拔2200M度過了四天三夜,完食五餐高地訓練後下山,雙腳微硬但充滿活力,好像紅燈前倒數10秒排入D檔停等,隨時準備加足馬力起步出發。
去年這個時候,在阿里山以配速5’27完成最後一餐21K,順利銜接年底台北馬拉松目標配速4’51的課表。並在比賽中打破全馬PB,今年四月時再突破了五千公尺PB。接下來疫情爆發,但我仍有幸能在家以跑步機練跑,持續維持機跑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警戒降級時,準備好基礎體能再次上山,為新一年的賽季課表踏出開始的第一步。
2021阿里山移地訓練
下午15:30到達阿里山時下著毛毛雨氣溫14度,這個季節的阿里山早上多雲時晴,接近中午開始轉陰飄雨,會一直下到傍晚,偶爾能在晚上八九點看到滿天的星星。在路上就收到高地訓練群組團長張嘉哲的通知,目前下雨15:30直接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園區出發沿台18線往塔塔加方向跑,出園區後是1.7公里的上坡到傷心山日落觀景台(89.5K處),我決定先不進園區旅館check in,在傷心山觀景台等待選手團來到跟跑。
我跟著于朕以她5’30的慢跑配速開始今年的高地移訓。這天是星期四,選手課表下午慢跑8~12K,從園區出發後到這已經跑了1.7K,我跟了2點多公里于朕就折返往回,我預定來回8K所以繼續往前,因為剛剛上山還帶有期待的興奮感,除了空氣稀薄與戴口罩帶來的喘度之外,腳力感覺還好,是可以忍耐的程度。呼吸著冰冷挾帶細小水滴的空氣,好久沒這麼舒暢了,疫情至此我第一次身處大自然之中,沿路跑著往前望去巨木環繞其間滿是濃霧,一個轉彎又豁然開朗,路旁石坳不時有山澗飛泉流瀉,水聲隆隆。積累三個月的鬱悶一掃而空,很清涼新鮮地完成了阿里山的第一餐,當晚滿足且沉沉地睡去臉帶笑意。
第二天星期五早上是間歇課表,9點集合10點開跑。這種早上睡到飽後的強度課表非常有益身心,但除非不用上班天氣涼爽否則很難在日常實行。9點準時在紅檜神木區(91K處)集合,這個時間陽光穿出移動快速的雲,透過樹冠在地上勾勒出變幻莫測的光影,光線照在身上感覺舒適微微發燙,若在陰影處則要小心著涼。停車處聚集了約10位選手,看似熱鬧,實際上是一片靜默。各自專心地伸展熱身、仔細地調整鞋帶飄衣飄褲、活動身體各處關節、馬克操、加速跑….,每個人都有自己強度訓練前的儀式,這應是多年來的習慣,為了驅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冀求運動之神降臨順利完成課表。
我當然是閉嘴融入這樣的氛圍,安靜實行了全套但有限的暖身,等待10點開跑。秉豐張芷瑄跑400*12雖說84秒休90秒但看錶都跑在80秒以內,我弱弱地跟跑中間的200,加頭加尾休130秒。哇! 高地加口罩的間歇喘度爆表,心臟彷彿不是自己的,就像50cc綠牌硬上文大後山那樣尾管大冒煙但力道沒出來。大迫傑說跑強度時會去拆解所謂「跑得很辛苦」這個綜合感受,辨別是呼吸問題,是肌力問題,還是筋骨問題,再集中精神克服。但我缺氧的大腦無法做這麼理性精密的分析,總的來說就是每趟全程很喘後面50腿軟。
眾人陸續完成課表後,更換濕掉的口罩開始交談,聊聊剛剛的某趟衝太快,最後全開感覺不錯,誰誰誰600*12配72、74秒很神勇之類的話題,如同承平時期山下田徑場旁的光景,只是歷經人類史上巨大的瘟疫封鎖後頗有恍如隔世之感。囿任說山上間歇後面腿軟是因為氧氣不夠運送到腿部產生的肌肉無力,這在高地訓練很正常。待心跳漸漸平穩後佇立在紅檜巨木旁,頭微微仰起深深地呼吸補足氧氣,森林獨有的氣味混和負離子進入肺葉,全身感覺受器敞開,這時人與自己身體,人與人、人與自然結合在一起,Religion的拉丁文原意是「連結」,如此合一如宗教般的感受總是能為人類帶來平靜,撫慰了因為隔離帶來的孤獨恐懼。
氣力放盡但滿足後的下午及隔天早上的慢跑各8K,以僵硬收場完成,考慮到星期日早上的結業式21K,當機立斷星期六全天使用假期專用的「廢人恢復法」,具體來說是準備7-11便當數個,碳酸飲料數瓶,電視調整至FOX MOVIE開著音量5,然後躺下,餓了吃,渴了喝,睏了睡,醒了看,以求最大程度的恢復。大老遠跑一趟阿里山卻沒去坐火車走步道看神木別人一定覺得我很crazy,雜事與訓練牴觸者無效是我從張嘉哲身上學到的生活座右銘。
早上5:50,Garmin手錶傳來綿密的震動,雙眼睜開坐起,按下右上鈕起床完畢。稍事梳洗備妥補給,走出飯店跳跳看,很好,雙腿恢復彈性。
今天計畫從89.5K處出發至93K折返單趟7K*3,以去年的配速5’27開始,起跑時呼吸些許凌亂但過了1、2公里像罩上了氧氣面罩一般順暢無比。最後一餐了,慢慢加快至5’20搭配清晨的美景,跑進陽光處感覺全身暢快,轉入山陰Chill 涼爽過癮,89.5K~93K是和緩起伏的地形,比貓空要好跑許多,上坡下坡之間差異反而不若彎道對抗離心力的內外高低差明顯。第一趟感覺輕快,第二趟有意識地維持不躁進,後半程的不捨感油然而生,決定第三趟全開做個完美Ending。回程特意邁開步伐注意力集中在森林、山谷與崖下的雲,最後3K5’05、5’04、4’59坐收,平均5’17破了去年在阿里山的PB。
萬事萬物循環交替,如同旋轉的銀河系。人類經過適當的訓練,小週期銜接大週期,關機開機待機全速燒機,竟能逆轉生物必然老化的規律,超越過去的自己,這就是身而為人的樂趣。2021年8月疫情之下的阿里山,我(44)有幸還存活著,超充完成電力全滿,以更強的姿態朝更快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