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篇-霧ケ峰高原
今年再度一探日本高原訓練的秘境,同樣跟著大師兄張嘉哲、與馬拉松治療師-林世奇、曾廷瑋,四人來到位在長野縣諏訪市的霧ケ峰高原,在日本說到高原訓練,總是不能不提到長野縣,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光是縣內高原訓練站就有十幾處,例如菅平高原、妙高高原……每每看到日本駅伝部選手常常在Twitter上打卡標註「強化合宿」然後操著如鬼神般的課表,總會希望有天也能參與其中,在這邊感謝有森林跑站贊助及帶隊的大師兄,才能讓這個夢想實現。
ヒュッテ霧ケ峰,是由老闆一家人共同經營的民宿,老闆娘夫婦、小老闆娘夫婦與兩個小孩,同住一個屋簷下,感覺格外的親切,記得有次下午老闆看到我們在餐廳讀書,貼心地幫我開燈並把咖啡留給我們,宿內服務包含住宿+三餐、天然溫泉、洗烘衣,一天也才只要7000日幣(約2000新台幣)算是很方便又划算~可以把意志力留在訓練上XD
抵達的第一天晚上,老闆快速地開車載我們把周邊的訓練環境掃過一遍,在濃霧的環繞下,窺探了砂地田徑場、木屑的越野跑道的一小角,以及有些上下起伏的公路,可依照不同的課表,選擇適合的場地,讓訓練效果提升又不枯燥。
在木屑、砂質、越野跑道訓練起來,除了質地軟吸震佳外,也因為路面有些微凹凸能夠訓練到平時用不到的肌群,能夠增加訓練效果。但相對的也要適應沙地、泥路的滑感和不穩定,訓練時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體感和路況。也因如此,對於一些秒數和強度的掌握,都要再花時間了解、熟悉。
訓練之外的小插曲,有天我們飯後的聊天,望著窗外飄來的霧氣,回想每一天幾乎都有雨水與霧氣的陪伴,真是非常符合霧ケ峰這個名子。本以為往年都是如此,一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梅雨季延後惹的禍,老闆娘看我們跑回來全身濕透又有點發抖的樣子,說了一句かわいそう(好可憐呀)遞給我們毛巾,但可別忘了台灣的夏天也是常常有颱風來報到,淋雨跑步對台灣的跑者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只怕跑一次濕一雙鞋,有再多雙也不夠XD
相較今年的霧之峰跟去年的飛驒高原,霧之峰的田徑場、越野跑道···都離民宿非常近,走路都能到,在交通上方便很多下山只需20分鐘車程,就能體驗大自然與市區不同的樣貌,而飛驒是在比較深山裡,有很多訓練場地是需要開車才到得了。其他部分,可以感受到飛驒有專門的人在經營訓練基地,不論是餐點或設施是有特別為跑步選手設計,霧之峰則比較偏向一般民宿、大眾化的經營方式。
日本移訓三週下來,不只身體得到鍛鍊,日文溝通也有越熟練的實感,其實從大一有興趣自學後,一直沒什麼用過,所以即使背了很多單字,考過證照,但要開口,總覺得說不出來,一是不常說二是怕講錯,直到去年到飛驒訓練,開始使用日文溝通,才打開了這扇門,更深入了解日本跑步文化。
中國篇-甘肅蘭州
從日本轉戰到甘肅,在生活上有種由奢入儉的感覺,衣服需要手洗、洗澡不一定有熱水,與ヒュッテ霧ケ峰成對比,但花費也相對便宜許多,對於已是第三年來此訓練的我,這裡的一切同樣熟悉,所以很快就能適應,海拔同樣位在「亞高原」的區域,但地勢平坦,放眼望去隨即能看到幾公里外,公路與土路皆平緩,加上來到高原第五週,生理的適應性,讓訓練強度不知不覺提高。
以前來訓練半馬時,跟著大師兄的全馬課表有時會不小心地跑太多,當身體面臨極限的挑戰時,常常一個細節沒顧好就會受傷,而這次甘肅蘭州,馬拉松治療師-林世奇也一同參與,處理過後再也沒有傷痛,讓我在這裡每一次訓練都可以全力以赴,同時已顯得彌足珍貴。自己的年齡已適合挑戰全馬,也想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但為了不重蹈初馬抽筋的覆轍⋯⋯每週跑量至少160公里以上,建立可承受高強度的雙腳,目標直指十月份的全運會馬拉松項目。
除了跑量,因為比賽距離拉長,對於身體質量的考驗也越大,自己前幾年對於飲食控制是沒有嚴格執行,所以到中國移訓後,常常累的時候,就想吃些充滿罪惡感的食物,但在今年初有接受i YA運動營養的建議,所以到這裡後,常常需要注意自己少吃什麼營養,並把它補齊,同時減少吃垃圾食物的次數,讓自己的身體更精實、更強壯。
第五年的移地訓練,自己成為年紀較長的學長,在移地訓練的團隊中,大部分都來自還就讀大學的學弟妹們,常常讓我想起當初自己也是為了想要變強,才會來這裡。其實到了這邊,每個人的適應狀況都不同,有的日漸穩定,有的還在適應高跑量以及高原所帶來的生理變化/生活型態,這是挑戰著我們的心智和毅力,希望學弟妹們都能找到方法,克服困難!
希望能把以前在高原訓練的經驗傳承下去,如同嘉哲學長帶領我們一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