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有些人喜歡一年只跑一場,或是一年跑好幾場,隨著每個跑者的體能條件各不相同,沒有全然概括的框架可以框住所有人。但作為『跑者的第二個家』,我們仍然衷心期盼每個人都能在森林跑站找到適合的團體與教練,並以每年一到兩場為目標,去跑出自己的人生體驗。透過跑步,不只能豐富你我的人生,也能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重新獲得健康與自我的掌控權。

跑者對話的討論之一:你跑過哪一場馬拉松,跑過幾場馬拉松?再延伸一些會問到個人最佳,或者是下一場目標多少等等。這不是鄙視鍊,不是跑海外馬就比國內馬好,不是 Sub 3 就比 Sub 4 的人優秀。這是屬於跑者的語言。跑步是一場自我實現的旅程,只要曾經站上起跑點的人都是勝者。一如馬拉松之神基普喬格說:「失敗是屬於那些未曾嘗試的人。」

照片來源:abcnews

 

談起跑馬讓人話題連連,但相信你身邊一定有些人,一年或兩三年才參加一場全馬賽事,怎麼推坑都掉不下去(擠)。經過調查之後,很少跑全馬或久久才跑一回全馬的人,他們自有道理與說法。我們並不鼓吹要多跑全馬才是王道,或是主張一年應該一場兩場就好。但推坑當然是一定不能忘的。

1.參賽只有全力以赴

很多人一年或兩三年只跑一場全馬,對他們來說,沒有四個月備戰一場馬拉松的道理。準備一場比賽就是全力以赴,花一整年的時光把訓練做好,壯士斷腕,在賽場上不是爆就是破 (PB)。

孤注一擲的作法很具風險性,尤其是臨戰前兩週瞬息萬變,譬如天氣風雲變色,或未能做好疲勞管理,就可能十年苦讀中箭落馬 (?)。備案作法是,在主要 A 級賽事之後,安排一場 B 級賽事。如果無法在 A 賽事破最佳,就以當下的體能為基礎,再強化準備 B 賽事。

 

2.半馬更健康更符合生活

比起馬拉松動輒 16-20 週的週期訓練,半程馬拉松只需要 10-12 週。對於許多人來說,報名半程馬拉松的準備期較短,甚至是長距離訓練也比較短,在時間上較能掌握。全馬的長距離要跑到三十公里,聽起來的感覺就….好漫長啊。

參加半馬賽事可以感受競賽氛圍,恢復時間也不會太長。跑完初馬的人連下樓梯都困難,而跑完初半馬的人隔天還能順利上班。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跑半馬比較順應現實生活,既能自我實現,重返健康,同時也能平衡訓練、工作與生活。

 

3.半馬只是早餐之前的強力運動

有過全馬的人,肯定感受過忐忑不安的心情,還有一環扣一環的順序:早起、吃早餐、上廁所、綁號碼布、帶補給品、前往會場….。跑過全馬後,回頭來看半程馬拉松或是十公里路跑賽,心態會覺得悠閒許多。如果十公里是晨跑,馬拉松是辛苦的挑戰,那麼半程馬拉松就是在舒適圈與痛苦圈的交會點。

照片來源:feedfamilyforless

許多全馬跑者在賽事當天會吃早餐,而許多半馬跑者會稍微吞一些能量膠,準備在半程完成後才跟好友相約一塊吃早餐。六點起跑的半馬,可能八點半前就能回終點了。而六點起跑的全馬,可能是上午十點才回到終點。相較全馬,半馬只是早餐前的強力運動。

 

4.人生不能只有馬拉松

艾米爾‧哲托貝克說:「如果你想要跑步,跑一英里就好,如果你想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就跑一場馬拉松。」這句話背後實際的意義是,挑戰馬拉松的開端、過程與結束,足以豐富你的人生。而有些人不把重心擺在馬拉松上,因為他們期待用不同的事物充盈自我。

照片來源:zenysro

 

馬拉松是公路上的跑步,除此之外,還有鐵人三項運動、或是把跑步因子留下的越野跑或郊山健行等等,或者是在炎熱夏天蝸居室內的肌力訓練等。人生可以有多樣化的選擇,無論是只有馬拉松,或是不只是跑步,對生活意義的詮釋有各自的想像。

言歸正傳,有些人喜歡一年只跑一場,或是一年跑好幾場,隨著每個跑者的體能條件各不相同,沒有全然概括的框架可以框住所有人。但作為『跑者的第二個家』,我們仍然衷心期盼每個人都能在森林跑站找到適合的團體與教練,並以每年一到兩場為目標,去跑出自己的人生體驗。透過跑步,不只能豐富你我的人生,也能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重新獲得健康與自我的掌控權。